10月24日下午15点,美丽的滴水湖畔朵云书店,海大镜湖学会邀请海资学院文雅老师,导读环境保护领域的经典著作《寂静的春天》(RACHEL CARSON),参加这场共享会的有海洋大学的近20名老师,以及朵云书院当天慕名而来的一些读者。
《寂静的春天》是生态环境文学的里程碑著作。1958年,卡尔森开始创作这部作品,当时她已经身患绝症,靠放疗维持生命,在几乎濒临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,只身面对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,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,历时四年完成。《寂静的春天》于1962年出版,犹如荒野中的一声呐喊,卡尔森的这部作品成为“讨伐”破坏环境的恶势力的行动宣言。该书的出版唤醒了广大民众,激发了一系列民众环保运动,直接迫使美国于1972年全面禁止使用DDT。联合国在全球风起云涌的环境保护运动推动下,召开了“人类环境大会”,签署了“人类环境宣言”。
一开场,文雅老师谦逊、真挚地娓娓道来,先简要介绍了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,用动听的声音朗读了书中的精彩片段。接着她引入社会学的符号互动理论,连续抛出了“寂静的春天里,消失的是哪些声音?”“动植物有语言吗?”“大自然能否诉说?”等发人深思的问题,引起了与会读者热烈的讨论。一段空山深谷群鸟叽喳的叫声录音的外放,使得这段沉浸式的分享沁人心脾。
“出版60年后重读此书,我们每个人应该如何书写自己心目中的春天?”,文雅老师发出了这样的灵魂追问。面对现今时代海洋塑料等失控垃圾的泛滥,我们如何给下一辈描述大海的颜色?在理解了互惠共生和代际正义基础上,她进一步启发大家意义符号系统刺激人从事富于价值和意义的行为。
导读结束后的交流环节,大家从各自学科和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,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、行动的个人、社会和制度层面等,不同观点激烈交锋,很好地体现了大家的参与热情和镜湖读书会鼓励争鸣的优良传统。主持人镜湖学会理事长阎云峰,从认识的不同方法角度对导读会进行总结点评,首先作者RACHEL CARSON是以西方式思辨,实证科学地探讨杀虫剂滥用对环境和食物链造成的系统性风险,并建议以生物控制代替化学控制;而导读人文雅老师是以中式体悟方法,唤起听众的同情共感,进而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性以及行动的意义;此外,印度式的觉知的智慧,认识事物的当下实相;你我即世界,个人的和谐社会才能和谐,真正的觉知是行动的开始。并引用雪莱的《西风颂》中的名句:“如果冬天来了,春天还会远吗?”,启人思考并深情展望。
导读会最后环节,校工会常务副主席、妇工委主任金晔为主讲嘉宾颁发了纪念证书,高度肯定了文雅老师名著共享会的意义和价值,以及此次与朵云书院读者的共享活动起到文化联动社区、服务社会读者、提升环保理念的良好效果。她还深切寄语镜湖学会“传承文化、启迪智慧、追求卓越”,共同努力为海大文化交流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镜湖学会是上海海洋大学大工会领导下的教工文化社团,以“读行天下、祈通中西”为宗旨,自2016年9月成立以来,以镜湖读书会为交流平台,联合图书馆等校内外学术单位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跨学科、以及跨院校的教工文化交流活动,迄今已举办了77期,以涓涓细流的持续努力汇力于海洋大学的江海之远,2024年1月,获得上海海洋大学教职工优秀文体协会荣誉称号。此次的临港校企合作活动,起到文化联动社区、服务社会读者、提升环保理念的效果,有助于临港文化单位交流和读者共同体的建设。(撰稿;阎云峰)